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 张宗堂、邹声文)针对教科书价格渐渐的升高以及社会有关人士呼吁的教科书应该循环运用的问题,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正在审议的责任教育法修订草案添加规则:教科书定价应实施微利准则,国家鼓舞教科书循环运用。
近年来,中小学教材的印制呈现出高级化趋势,不少教科书选用16开大版面,铜版纸五颜六色印刷,其装帧、规划、印刷的精巧程度不亚于专业画报,可谓奢华,“奢华”的装帧也带来了“奢华”的价格,添加了家庭的不少担负。
与此相应的还有教科书的“寿数偏短”的问题。根据查询,在不少比咱们“富”得多的国家,学生讲义均匀惯例运用的寿数为5到10年,而我国中小学生讲义的惯例运用的寿数只要半年!
鉴于此,怎么从教科书上作出节省的文章来,已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评论较多的一个论题。在审议责任教育法修订草案时,有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一些当地提出,责任教育的教科书在定价上应当实施微利准则,以减轻学生及其家长的担负。一起,国家应该鼓舞教科书的循环运用,以有利于建造节省型社会。
全国人律委员会经同教科文卫委员会和国务院法制办、教育部研讨,主张将原草案的相关条款修改为:教科书由国务院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出书行政部门依照微利准则确认基准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出书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规则的基准价确认零售价。并添加规则:国家鼓舞教科书循环运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