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童之风”这一个姓名在兰溪文史圈火了。兰溪市文史与文献研讨会以众筹的方法,要再版《童之风画谱》。众筹预印200部,筹满即止。短短4天时刻,众筹数量已过半。
童之风,或许很多人对这一个姓名有些生疏。不过,他的故事在书画界撒播甚多。一介村庄画匠,著作从兰溪乡野走向上海十里洋场,一步步成为炙手可热的画家。用现在的话来说,他算得上是当年的乡贤。
1891年,童之风出生在兰溪黄店镇童家源村。《雁门童氏宗谱》记载,童之风自幼喜爱图像,有一年,江西上饶人黄起凤来乡写真,收童之风为徒。学习了两年,童之风跟从黄起凤到建德、桐庐一带写真。
两个人喜爱协作,童之风制造人物,黄起凤补景。一篇介绍黄起凤的文章中说到:“他们协作的许多著作,比方《寿山图》《南昌山图》等作,代表浙江省参与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而且拿到了奖项。”
童之风笔下的人物传神细腻,画风清雅。在学习山水人物的过程中,清末画家吴友如对他的影响颇深。2013年版《兰溪市志》记载,因得书画长辈杨文芷引荐,童之风名誉渐起。
清宣统二年(1910),童之风19岁,迎来人生中的一次严重机会。当年,南洋劝业会在南京举行“南洋劝业会博览会”,这是我国历史上初次以官方名义主办的国际性博览会。展会招引全国22个行省和14个国家及区域设馆参展,展品达百万件之多,历时半年,共有中外人士30多万观赏。会议期间,主办方安排专家对展品进行评奖,江浙馆搜集书画著作参展,童之风送展的山水、人物两件画作均获了奖。
童之风并非名利场中人,其作画所得除养家糊口外,常赞助穷苦人,歉岁买米赈济哀鸿。在兰溪城里时,他寓居在江南会馆的一栋隶属修建,悉心作画。
1922年,画家钱云鹤兴办上海书画会,童之风是会员。1923年夏,钱云鹤向会员搜集书画著作,计划出一本《神州吉光集》期刊的外集。童之风在接到征稿函后,寄去了自己的适意适意画作100幅。钱云鹤看到后大为赞赏,致函答应为其特印专集。童之风欣喜若狂,对自己第一本画谱的出书十分垂青,又寄画作50幅,供钱云鹤选择。
在童之风前后寄送的共150幅著作中,钱云鹤分门别类,为其选择编列“仙踪、佛像、人范、诗意、艳影、游纪”六类106幅全二册,还请到在晚清民国时期书画范畴威望颇大的杨逸落款《童之风画谱》,并邀请上海书画会德高望重的名家题字。1924年秋,钱云鹤编撰序文后交上海图书馆印行,1925年3月,由上海图书馆揭露发行,在各埠大书坊代售。
《童之风画谱》发行后,热销大江南北,童之风声名日盛,结识不少名仕高贵和闻名画家。童之风儿子童济生曾写《童之风画家传略》,提及父亲与张大千、齐白石相师友,家中本来还有张大千赠给父亲的8张画,每张画上是不同姿势的山君。
1927年至1937年间,各地盛行征画及印行画谱,童之风创造画册数本。1932年,《之风画稿》出书,这册由铜版纸印刷的画册制造精巧,收录了童之风制造的释教体裁。
现在,童之风的画作在兰溪及周边县市民间保藏不少,兰溪市博物馆有手稿三册。
“七七事变”发生后,童之风回到童家源村寓居,与老友们书信往来。得老友协助,求画者很多。1960年,于家中病逝。
研讨会成员们以为,再版《童之风画谱》是对民间传统文明的进一步发掘和宏扬,是学习和了解兰溪书画文明的优异载体。当年出书的《童之风画谱》到现在市价已不菲,兰溪市文史与文献研讨会合会员之力,寻找多年,终有所获。此次众筹以1925年出书的《童之风画谱》为蓝本,参合《之风画稿》并搜集部分童之风遗作,选用原件扫描影印的方法,参照金陵刻本风格,大开本宣纸线装仿古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