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是我们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东西,最近,它也和煤炭、大蒜一样,迎来了一波身价上涨。
浙江华旭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介梁感觉自己“快疯掉了”,他又接到了十几家上游纸品供应商的涨价通知,这样的一种情况,其实一两个月前就开始了,如今,平均每吨纸价格的涨幅已达到500——700元左右。
涨幅500——700元是什么概念?我们从一张纸的“一生”说起。纸的“一生”,通常有“纸浆”、“纸张”和“废纸”三种状态。
纸浆大多数都用在制造纸张和纸板,在“纸张”变成“废纸”之前,根据用途又可分为“文化用纸”和“包装用纸”。
在常见的文化用纸中,比较高端的是“铜版纸”(又称艺术纸),大多数都用在印刷高级书刊的封面和插图、彩色画片、各种精美的商品广告、样本、商品包装、商标等;稍次之的是“双胶纸”,也叫胶版纸,各类书籍及教科书是其首选。
用于印刷报纸的纸张叫做“新闻纸”(又称白报纸),其定量(每平方米的重量,又称“克重”)与双胶纸相比,通常更轻一些。
此外还有道林纸、模造纸、证卷纸、印书纸、画图纸、招贴纸、打字纸、圣经纸、邮封纸、香烟纸、格拉辛纸等……
至于包装用纸,大致上可以分为“卡纸”和“板纸”两类。按照业内说法,卡要薄,板要厚;根据颜色不同又分为“白卡”、“灰卡”、“白板”、“灰板”。灰卡纸质感就像常见的名片,灰板一般用来做包装盒之类。
而所谓废纸,泛指在生产生活中经过使用而废弃的可循环再生资源,包括各种高档纸、黄板纸、废纸箱、切边纸、打包纸、企业单位用纸、工程用纸、书刊报纸等等。在国际上,废纸一般区分为欧废、美废和日废三种。在我国,废纸的循环再利用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比较低。
从各造纸厂家的通知来看,11月1日开始,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调价,调价的幅度在现有价格基础上上调了100——200元左右。
据中国纸业网数据,10月31日——11月4日,各纸厂双胶纸报价在原有基础上上调100元/吨,双胶纸实际销售均价为5984元/吨,出厂均价5670元/吨。
还是以定量为70g的A4纸为例,若1吨纸提价100元,一包A4纸是500张,则提价约0.218元。别看每包纸只涨了2毛多,但从出厂到实际销售,每包纸利润不过6毛7。这样看,纸价上涨对厂家利润的吞噬是否明显了许多?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计算,还有许多现实因素没考虑进去。实际上,记者查阅某宝发现,70g的A4纸,每包售价通常在13——15元之间,甚至更高。
杨介梁透露,目前纸品的价格持续上涨,从价格段来看,价格低的纸张涨幅较高,高端价格的涨幅相对平稳;同时畅销款的纸张涨幅也比较快。
而昆山一家生产纸箱的公司负责人张丁(化名)也向记者表示,“不光是原纸价格持续上涨,甚至有钱也买不到纸,很多造纸厂来不及造纸,现在原纸价格一天一个价,涨幅高达30%,纸价就像房价一样,可能接下来还要涨。”
张丁表示,纸价上涨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现在环保日益严格,一些污染严重的造纸厂都关闭了,生产纸品的企业少了。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此前报道,10月21日到30日,环保部派出十个督查组分赴20省区市对地方环保工作进行督查,督查内容最重要的包含取缔“十小”企业情况、环境保护法实施进展、日常监管随机抽查制度落实等八个方面。
早在今年7月份,今年第一批8个中央环护督察组进驻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等8个省区。
而这一轮的环保风暴,给很多造纸、包装和印刷公司能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位业内人士和记者说“很多造纸厂生产线都比较落后,不具备排污能力,现在国家环保要求提高了,很多造纸厂就淘汰了。”
在供应减少的同时,需求却猛地增加。双十一网购大促前夕,各大商家少不了包装盒、纸箱的采购,这也刺激二级厂商提前向原纸厂备货,以应对即将来临的“旺季”。
此外,杨介梁还表示,纸张价格持续上涨,还受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的影响。根据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1月15日在岸人民币汇率跌破6.84,为77个月新低。而根据海关总署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6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废纸2142.71万吨,用汇36.34亿美元;累计进口纸浆1551.92万吨,用汇90.15亿美元;累计进口纸及纸板合计217.44万吨,用汇24.07亿美元。
据悉,自2016年以来,博汇纸业受益于白卡纸持续提价,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97亿,同比增长6.53%。晨鸣纸业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5.72 亿元,同比增长11.26%。涨价压力都在下游的很多中小零售商身上。市场洗牌加剧时,很多纸品企业可能会面临亏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