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工艺
新闻中心
文化
人才理念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六个铜板
发布时间:2024-09-10 20:31:32来源:乐鱼综合体育

  

六个铜板

  这儿曾是明、清两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大本营,至今还存留了起义领袖建的金銮殿、旗杆石等遗址。后来,这儿被人们称为“上堡古国”。

  赤军长征时,一小支赤军部队在上堡侗寨的一户老大众家吃了一顿饭,临走的时分,悄然放了6个铜板在剩余的半个南瓜里。

  “赤军是好人。我父亲在世的时分常常想念这句线月底,记者翻越重重叠叠的青山,来到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乡上堡村,杨启栋的儿子杨芳显、儿媳王求娇,叙述了赤军兵士放6个铜板在南瓜里的故事。

  上堡有个当地叫牛路冲,上世纪30年代,住了两户人家,其间一户便是杨启栋家,他是一位草药医师。

  1934年9月,一支衣冠楚楚、配备不齐,头戴八角帽、上佩红五星的戎行,从海拔1700米的乌鸡山上,顺次朝上堡走来,或仓促走过,或停下小憩。这是任弼时、萧克、王震带领的红六军团。

  久居“上堡古国”、与外界罕见触摸的乡民,忽然见到那么多戎行连绵不断地走来,吓得提心吊胆,躲进屋里不敢出门。

  “我公公常在外面跑,见过些世面。他见到这些戎行足不入户,露天而宿,不惊动大众,也不进屋掠夺,便心怀忐忑打开门,出去看是啥情况。”王求娇说。

  赤军兵士告知杨启栋:“不要怕,咱们是工农大众自己的部队,是为工农谋利益、求解放的。”并让他叫乡亲们去割马肉吃,因为赤军的一匹军马在邻近摔死了。

  杨启栋心有所动,忙把赤军兵士请进屋里歇憩、喝水,自己则招待街坊一同去割马肉。

  “进屋的赤军对我奶奶说:咱们粮食带得少,能不能在您家吃一餐饭?我奶奶所以拿出了一些荞麦粉。”王求娇说,赤军兵士就做荞麦粑粑当饭吃,别的煮了半个金瓜当菜吃。金瓜,即南瓜,在绥宁许多当地都称之为金瓜。

  待杨启栋与街坊拎着马肉回到家时,见从前被他迎进家门的赤军已离开了。张目望去,屋子清扫得干干净净,家具归理得整整齐齐,仅仅火炉屋里的金瓜少了半个。家人告知他:赤军吃了东西要给钱,没有接。

  杨启栋一边感叹赤军纪律好,一边拿起了剩余的半个金瓜,“丁零零”,几个铜板掉了出来。本来,赤军兵士悄然把钱放在了金瓜里。

  杨启栋捡起铜板数了数,总共6个。“果真是传说中的不拿大众一针一线!”杨启栋感叹着走出屋去,向乡亲们诉说着这件奇事。

  “看,便是这6个铜板,一向收着呢!我公公说,这是有历史意义的铜板,要保存好。”王求娇从家中找出了铜板。

  王求娇还从家中拿出了赤军留下的一个铁罐、一件围裙。用来烧茶的铁罐,黑漆漆的,通过80多年的年月,仍然完好无缺。围裙色彩仍然艳丽,可是现已有些褴褛。

  “别的还有两个马镫和一件大衣,马镫现在保存在县里的文物部分,大衣现已毁了。”王求娇说,那件大衣,一向存在杨启栋的一个兄弟家。在过苦日子的时分,他们把大衣当被子盖,很温暖。到2000年前后时,大衣现已陈腐褴褛,他们都认为现已无用就毁了。

  “当年还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小赤军兵士,因为得了疟疾,留在家里看病。”王求娇和记者说,她公公杨启栋用草药进行及时有用的医治,几个月后小赤军身体恢复,“他在咱们家过了年,后来就留在绥宁,安排游击队,还当过保长。”

  现在,杨启栋已逝世30多年。“他在世的时分,常常讲起赤军就流泪,他说,‘赤军兵士忍冻挨饿很不幸,他们吃了荞麦粑粑和南瓜,即便不放钱也不要紧,因为毫不勉强给他们吃。’”回忆起公公的话,王求娇较为慨叹。

  当年路过的赤军,带领贫穷大众翻身做主人。现在大众过上了好日子,78岁的王求娇连呼“方针好”。近几年,王求娇先后3次住院手术,因为报销份额高,她自己掏的钱不多。

  “我希望能多活些年,好好看看国际。”对一日千里的国际和美好安定的日子,王求娇充溢神往。

  赤军部队路过寨子,在大众家吃了荞麦粑粑和半个南瓜,走的时分悄然留下6个铜板,被大众引认为“奇事”。

  于细微处见精力,于细微处也见道德。小事末节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人品,反映风格。吃了东西后悄然留下6个铜板,仅仅一件小事,但是反映的是党性,表现的是原则,照见的是品质,表明晰咱们党一直把大众的利益放在心中,与大众同呼吸共命运。

  上世纪20年代末,咱们党在湘赣边领导武装斗争时,就拟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此作为人民戎行的举动原则,“不拿大众一针一线”,便是三大纪律之一。正是严守这项纪律,咱们党才在革新战争中保护了形象,赢得了民意,取得了终究的成功。

  一个人有原则、有品质,让人肃然起敬;一个党有原则、有品质,必将繁荣强大。处于窘境的赤军部队,仍然据守纪律,不占贫穷大众一点廉价,展示的光芒品质,让大众大为叹服。这种光芒品质有如磁铁,招引了连绵不断的青年积极参加革新部队,为革新的星星之火添薪加柴,终究构成燎原之势。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是最好的风格。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为人要有原则和品质,干事要有原则和底线,不忘初心、设身处地,然后赢得民意、发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