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机器轰鸣,马达声声,现已成型的波纹纸板从2条1800型纸板出产线上源源不断地输出,工人们汗流浃背忙着将这些纸板装车运往包装车间。这是笔者近来在衢州市金鼎包装有限公司出产车间看到的繁忙现象。
该公司的前身是柯城区金色纸箱厂,由辞去职务经商的年轻人吴金刚兴办于2004年。创业之初,他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怀揣节衣缩食的10万元积储,加上信用社的5万元借款,本着能省则省的准则,在郊区租了350平方米的农房作为厂房,机械设备全部是二手的。说是纸箱厂,其实不过是具有几台东拼西凑的铁疙瘩组成的手艺作坊。为了节约本金,他集采购员、操作员、出售员于一身,白日当工人,晚受骗管帐。一年下来,本来80公斤体重的壮小伙硬生生地减了15公斤的“肥”。提起那段日子,吴金刚是浮光掠影,“创业嘛,苦点累点我不怕,怕的便是厂里没活干,只需有活干,我浑身都是劲。”
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劳的支付得到了报答。当年这个不起眼的纸箱厂完成了出产出售额80余万元,除掉各项开支,盈余10万元。跟着出产出售状况的好转,他预备扩展出产规模,急需添加新设备。然而要投入、要扩展,钱从哪儿来?对他来说,初办企业没有抵押物,出产规模小,经营管理等方面还不完善,向银行融资凭什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找到了当地信用社,信用社在了解了企业相关状况后,很快向他发放了10万元的青年创业借款。
“10万元钱对大企业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对我这种刚刚起步的细小企业来讲,简直是救命良药。正是由于这笔借款,给我创业增添了决心,使我的企业走上了出产经营的良性循环轨迹,年出产出售额不断翻番,企业规模不断强大。”多少年过去了,常常回忆起开始创业的困难,吴金刚对信用社发自肺腑的感谢之词仍是溢于言表。
8年来,在当地信用社的大力扶持下,吴金刚的纸箱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现在企业有3条出产线万平方米。企业年出售额从开始的80万元到现在的1000多万元,出产设备也从本来筛选掉队的三流设备更新为具有多项发明专利的一流设备。今年初,在信用社200万元借款的支持下,吴金刚在柯城区航埠经济开发区又置办了23亩土地,新建了1万多平方米的厂房,新添了1800型纸板出产线、礼品包装纸出产复合线,其他各类专业出产设备几十台,总投资达3000万元。跟着新厂房的投入使用,该企业也完成了从金色纸箱厂到金鼎包装有限公司的富丽回身。